常见的误解有:
1. 只用 ado.net ,无法进行动态 SQL 拼接。
2. 有几个动态参数,代码的重复量就成了这些参数的不同数量的组合数,动态参数越多,重复量越大。
对于第二个问题,以下的错误代码为其证据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>0 && 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id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id);
}
if(id<=0 && 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name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name);
}
if(id<=0 && 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id=? and name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id)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name);
}
这两个问题都很好解决,给一个正确的代码例子大家看看即可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string sql ="select * from t1 where 1=1";
if(id != null)
{
sql += " and id=?";
addParameterValue(cmd,id);
}
if(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sql += " and name=?";
addParameterValue(cmd,name);
}
command.CommandText = sql;
这里的技巧在于,使用了一个 "where 1=1", 巧妙解决了后续 sql 拼接中,每行开头是否要有 "and" 的问题。而这个 "where 1=1",并不会对数据库的索引执行,造成性能上的影响。
对参数进行排列组合,然后写各种组合的 SQL,这个思路很奇怪。问题是,很多初学者,都有这个思维习惯。本人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,不知道是否哪本教科书,就是如此教导的。但很不幸的是,这个思维习惯是错误的。
"where 1=1" 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小技巧,却很管用。
另外,在程序中,一般会在用户界面上让使用用户录入数字,这个数字的数值,在代码中会自动变成 string,然后尝试 string 转换成 int/long,最后送到 sql 函数里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很多人把某个特殊的数值,作为“用户无录入的默认值”,正如本文开头所写的错误代码那样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>0 && 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问题在于,0 是否是不正常的业务数值,代码中看不出来。不排除程序员随意指定一个数值,作为“用户无录入的默认值”,如果不巧这个默认值,实际上是有其他意义的,那就造成问题。
在数据库的理论中,没有指定的数据,是用 null 来表示的,不论是 string 还是 int/long。
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,同样可以用在这里的 sql 拼接中。因此,我们在后面的代码中,使用了这个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 != null)
上述代码中,
addParameterValue(cmd,name); 是一个简单封装的函数,用来封装如下一小段代码,目的是让最后的代码,较为简捷直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DbParameter p = cmd.CreateParameter();
p.ParameterName = "@XXX";
p.Value = TTT;
cmd.Parameters.Add(p);
当然,这个 addParameterValue() 封装函数,是可有可无的。多写几个 DbParameter p = cmd.CreateParameter() 并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1. 只用 ado.net ,无法进行动态 SQL 拼接。
2. 有几个动态参数,代码的重复量就成了这些参数的不同数量的组合数,动态参数越多,重复量越大。
对于第二个问题,以下的错误代码为其证据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>0 && 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id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id);
}
if(id<=0 && 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name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name);
}
if(id<=0 && 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command.CommandText = "select * from t1 where id=? and name=?"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id);
command.Parameters.Add(name);
}
这两个问题都很好解决,给一个正确的代码例子大家看看即可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string sql ="select * from t1 where 1=1";
if(id != null)
{
sql += " and id=?";
addParameterValue(cmd,id);
}
if(!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{
sql += " and name=?";
addParameterValue(cmd,name);
}
command.CommandText = sql;
这里的技巧在于,使用了一个 "where 1=1", 巧妙解决了后续 sql 拼接中,每行开头是否要有 "and" 的问题。而这个 "where 1=1",并不会对数据库的索引执行,造成性能上的影响。
对参数进行排列组合,然后写各种组合的 SQL,这个思路很奇怪。问题是,很多初学者,都有这个思维习惯。本人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,不知道是否哪本教科书,就是如此教导的。但很不幸的是,这个思维习惯是错误的。
"where 1=1" 虽是教科书中没有的小技巧,却很管用。
另外,在程序中,一般会在用户界面上让使用用户录入数字,这个数字的数值,在代码中会自动变成 string,然后尝试 string 转换成 int/long,最后送到 sql 函数里。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很多人把某个特殊的数值,作为“用户无录入的默认值”,正如本文开头所写的错误代码那样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>0 && string.IsNullOrEmpty(name))
问题在于,0 是否是不正常的业务数值,代码中看不出来。不排除程序员随意指定一个数值,作为“用户无录入的默认值”,如果不巧这个默认值,实际上是有其他意义的,那就造成问题。
在数据库的理论中,没有指定的数据,是用 null 来表示的,不论是 string 还是 int/long。
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,同样可以用在这里的 sql 拼接中。因此,我们在后面的代码中,使用了这个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(id != null)
上述代码中,
addParameterValue(cmd,name); 是一个简单封装的函数,用来封装如下一小段代码,目的是让最后的代码,较为简捷直观: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DbParameter p = cmd.CreateParameter();
p.ParameterName = "@XXX";
p.Value = TTT;
cmd.Parameters.Add(p);
当然,这个 addParameterValue() 封装函数,是可有可无的。多写几个 DbParameter p = cmd.CreateParameter() 并没有什么大问题。
广告合作: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:858582 申请时备注:广告合作(否则不回)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暂无评论...
更新日志
2025年01月15日
2025年01月15日
- 小骆驼-《草原狼2(蓝光CD)》[原抓WAV+CUE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320K/MP3][105.02MB]
- 群星《欢迎来到我身边 电影原声专辑》[FLAC/分轨][480.9MB]
- 雷婷《梦里蓝天HQⅡ》 2023头版限量编号低速原抓[WAV+CUE][463M]
- 群星《2024好听新歌42》AI调整音效【WAV分轨】
- 王思雨-《思念陪着鸿雁飞》WAV
- 王思雨《喜马拉雅HQ》头版限量编号[WAV+CUE]
- 李健《无时无刻》[WAV+CUE][590M]
- 陈奕迅《酝酿》[WAV分轨][502M]
- 卓依婷《化蝶》2CD[WAV+CUE][1.1G]
- 群星《吉他王(黑胶CD)》[WAV+CUE]
- 齐秦《穿乐(穿越)》[WAV+CUE]
- 发烧珍品《数位CD音响测试-动向效果(九)》【WAV+CUE】
- 邝美云《邝美云精装歌集》[DSF][1.6G]
- 吕方《爱一回伤一回》[WAV+CUE][454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