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哈姆雷特生活在现代社会,他那个著名的问题“To be, or not to be- that is the question.”(生存还是死亡,这是一个问题),恐怕会变成“约,还是不约?这是一个问题”。“约”是最基本的社交需求,也是做社交产品的出发点。大家知道Facebook的目标是“链接整个世界,”但最初,在哈佛校园里流行起来的Facebook的目的很简单:“能够找到校园里的美女,然后和她们打招呼”。当足够多的用户使用Facebook后,“链接整个世界”这个伟大的愿景才浮现出来。你只有具备了,掌握了良好的,强大的网络营销心理学,你就具备了“约”的前提。

今天只有懂约,才能懂网络营销

  在做产品时,很多人会习惯性问,“美国有什么有意思的模式?”事实上,这种“copy to China”在社交方面尤其无效,美国的一些热门产品在中国复制的效果都不好。比如Tinder,在美国最成功的交友应用,至今已经超过5千万月活跃了。它的核心功能就是翻牌,双方都喜欢对方时,就可以开始聊天。Snapchat,核心是拍照,阅后即焚。

  虽然中国的移动用户比美国要多3倍,复制Tinder、Snapchat的产品也有众多,但依然没有产品能够达到美国同类应用五分之一的用户量,这就是社会文化的差别。

  先看看美国对“约”的文化背景。(我11岁去美国,在美国上的初中、高中、大学,经历过了美国文化的洗礼。)

  “约,还是不约?”这个问题在美国其实不是一个问题。因为“约”是很正常的一个行为,没有在国内这种有点犯禁,刺激,羞于启齿的感觉。“约吗?”在美式英语里是“wanna hook up?” Hook up,是约的意思,睡的意思,也是勾搭的意思,但感觉很自然,正常。年轻人会常说,“oh yeah, we hooked up last time, it was fun. Maybe we’ll date, maybe not, who knows.”(对呀,我们上次勾搭上了,挺不错的。有可能我们会继续约会,有可能不会,谁知道……)

  俗话说,教育要从小抓起。我读初一时,上生理健康课的第一天,老师就给大家发套套。我记得当时,老师还专门用了香蕉来给大家示范怎么用。当然,老师没有鼓励大家马上去实践,但整个过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,性在这个年龄是正常的。上高中时,谈恋爱就更加正常了,男女关系也变成大家热论的话题。学校也加强了对安全使用套套的教育,几乎每过几个月就会宣传一次。很多人都在初中或高中的时候有了第一次。

  所以在美国,年轻人的恋爱经验和知识远远超过中国同龄人,而社会从上到下对“约”的接受程度也很高。也就是说“约”这个行为,不仅是正常的,大家也知道怎样约。因此,美国的社交应用,目的只是让用户互相找到,互相认识,而认识之后,并不提供任何新的帮助或更多功能。Tinder的聊天,几乎是最简洁的,因为文字也就够了。再比如Facebook,去年才开始推出表情。

  回过头来看中国,“约”还是一个羞于启齿的事儿,尤其对于女生来说。但由于整个社会在官方层面过于保守、压抑,造成这个话题更加热门,也异常有吸引力。因为被禁的东西,总是更有诱惑。陌陌的上市就是证明了“约”的旺盛需求。在美国,难以想象一个以“约炮”为品牌的公司能够上市。这不是因为约炮不好,而是太平常,太容易了,不足以支持一个这么大规模的移动应用公司。

  虽然“约”在中国的需求强烈,但实际上,有多少“约炮”在社交应用上能够成功呢?我们总是听见周围有很多案例,“某某约会成功啦!”但经过我们的调查,一个最基本的数字可以体现问题。在“约炮之王”陌陌上,我们使用了多个账号,向女生们发起各种聊天请求。测试下来,回复率在2%左右。也就是说,你要搭讪50个女生,才会有1个人给你回复。当然,如果你是高富帅,那回复率可以提高很多。但是,在大众网民中,高富帅只是小众,剩下的99.9%的普通人,真正能够约上的,寥寥无几。

  当然,大家都说90后不一样,很直接,可以马上就约。但这也仅仅是我们听说过的在媒体里曝光的那些段子和事儿。实际上,多数年轻用户仍然生活在一个价值观相当保守的环境里,很多人不具备“约”的经验和能力。所以,各种形式“约”的场景,变成了常态:线下浩大的相亲会,广场上家长拿着小孩的信息互相做媒,各种的电视相亲节目,比如《非诚勿扰》。

  在中国,一般来说女生是不会想主动发“约”的,所以一个太直接的应用,女生很难主动上去,即使用了,也会对里面的很多搭讪不理会。这也是为什么女生回复的比例只有2%,因为她们的警惕性太高了。但如果借助一个场景,比如一个性格测试,女生的回复率就可以达到30%,10倍的提高。女生要接受一个男生的文字搭讪“你好”等等,就代表了她对这个男生感兴趣,所以女生轻易不会这样去表达。但女生接受一个男生的性格测试请求,只代表她对这个测试感兴趣,所以接受度很高。当然,玩了一个测试题后,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测试的结果来聊天了——“哇,你是这样的性格吗?”社交话题自然而然地在一个无压力的情况下建立了。当然,随着彼此的了解加深了,“约”的可能性也自然增加了。

  同时,我们最近的调查显示,最大的年轻人需求还是“交朋友。”先交了朋友,才有可能想去“约会。”

  社交在中国的未来肯定是要走自己的道路,纯粹参照、拷贝美国的成功几率是渺小的。随着第一批社交应用陌陌的上市,这个领域只会越来越热。其实市场才刚刚开始,社交应用还处于婴儿期。成功的因素关键在于对社交源动力,“约”的了解,同时创造新的场景,新的模式,让用户更轻松、无压力的交流,这也是社交的本意。


广告合作: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:858582 申请时备注:广告合作(否则不回)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
P70系列延期,华为新旗舰将在下月发布

3月20日消息,近期博主@数码闲聊站 透露,原定三月份发布的华为新旗舰P70系列延期发布,预计4月份上市。

而博主@定焦数码 爆料,华为的P70系列在定位上已经超过了Mate60,成为了重要的旗舰系列之一。它肩负着重返影像领域顶尖的使命。那么这次P70会带来哪些令人惊艳的创新呢?

根据目前爆料的消息来看,华为P70系列将推出三个版本,其中P70和P70 Pro采用了三角形的摄像头模组设计,而P70 Art则采用了与上一代P60 Art相似的不规则形状设计。这样的外观是否好看见仁见智,但辨识度绝对拉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