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,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了分析,试图找出一个答案:

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乐于分享,获得病毒式传播?

这个大问题又内含或细分为一些小问题:

◆那些获得疯转的文章,激起了用户哪种情绪?

◆清单?图表?哪类文章更有可能被用户分享?

◆读者更喜欢分享短文章还是长文章?社交媒体上的文章,最理想的长度是怎样的?

◆“信任”是不是驱动用户分享文章的一个主要因素?

◆文章有没有附上一张图片,会对分享转发带来哪些影响?

◆有大V分享你的文章,跟没有大V分享,带来的结果有多大差别?

◆一篇文章发表几天甚至几周后,怎样才能继续让用户转发分享?

◆星期几发布文章最容易获得分享转发?

此类问题的答案,有的只是从大数据角度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。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:你得首先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(内容),这一步无法省略和无法被取代。因此,你要坚信,好内容始终有价值。

下面的10个方法或结论,基于对1亿篇自媒体文章的大数据分析研究。它可能是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,帮你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更多、更有效的分享转发。

1)长文章比短文章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。

移动互联网时代,手机阅读等是浅阅读,写短文章更易满足越来越失去耐心的读者?

大数据研究并不支持这种想法。根据对1亿篇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的分析,10%(前1000万篇)获得最多分享的文章,绝大多数是长文章。平均数字来看,长文章获得的分享转发量也高于短文章。

下表的大数据研究表明,3000-10000个单词的文章,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最多平均转发分享量(8859次)。

大数据分析告诉你,什么样的文章能获疯转

吊诡的是,社交媒体上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少于1000个单词的。

这说明了什么?生产优质的长文章,是一片蓝海市场!加油吧,去撰写有一定深度、经过细致研究、有洞察力的文章。这是你在社交媒体上脱颖而出的好机会。

需要指出的是,这项大数据研究结果跟《纽约时报》的数据不谋而合:《纽约时报》被email分享最多的文章,多数是长文章。

这背后的一个“原理”是:尽管用户喜欢看那些短平快的东东,但他们喜欢分享转发的,还是有调性、显智商的长文章。

2)文章插入至少一张照片可增加分享转发率。

视觉的重要性,在今天不言而喻。

社交媒体上的文章,插入和不插入照片,分享转发率差了不止一半(如下表)。

大数据分析告诉你,什么样的文章能获疯转

在文章里至少插入一张照片,平均分享转发率为64.9%,明显高于无图文章的平均分享转发率28%。

具体到社交网站Facebook上,加不加标签、照片(缩略图等功能)带来的差异还要大,转发率分别是56%和17.7%,相差三倍多(如下表)。

大数据分析告诉你,什么样的文章能获疯转

在Twitter上也是类似结论。

3)文章能勾起用户敬畏、大笑或乐趣,让用户产生自我陶醉。

分析了10000篇最多分享转发的文章后,发现这些文章能引起用户的情绪变化的类型依次是:敬畏(25%)、大笑(17%)、娱乐消遣(15%)、高兴(14%)、共鸣(6%)、愤怒(6%)、惊奇(2%)、悲伤(1%),其他情绪类型占15%(如下表)。【注:欢笑和娱乐消遣两项的边界是模糊的,这里采取的划分标准是,是否能让用户大声笑出来】

大数据分析告诉你,什么样的文章能获疯转

《纽约时报》曾调查2500位读者,分析他们转发文章的动机,得出结论是:

●分享有价值或娱乐性内容给他人。

●定位和展示自我形象(通过分享转发,“告知”他人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)

●维护关系(分享转发可跟他人保持联系)

●自我实现(分享转发会给人一种“更多关注和参与世界”的感觉)

●通过分享转发他人文章,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关注的议题。

大数据分析告诉你,什么样的文章能获疯转

最多被分享转发的是那种小测试,比如位居榜首的“你最应该做什么工作”?你觉得那些分享转发这些小测试的朋友,真的关心这种小测试吗?不一定,多数人只是通过参与这类时下热点话题,表明自己“与时俱进”在关注这个议题、对外传达自己是什么样的人。比如,前几天微博微信上火爆的“美国同性恋合法化”、“7月签”,都属于此类。

总之,好玩、有趣、有立场,没人希望分享转发打扰到自己的亲朋好友。

1 2 下一页 查看全文
广告合作: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:858582 申请时备注:广告合作(否则不回)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