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粉丝理论:KK的这个理论有点不靠谱

一千粉丝理论:KK的这个理论有点不靠谱

任何人,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,也就是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,他都愿意付费购买的粉丝,便能糊口。

相信大家对上述KK的一千粉丝理论并不陌生,尤其是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社群经济时代,这一理论更是被封为圭臬。然而,最后的结果总是,理都懂,然并卵。笔者以微信公众号中科技自媒体为例,说一说为什么KK的一千粉丝理论不靠谱。

首先,筛选出一千铁杆粉丝

当前自媒体商业化分为两种情景:一是一开始就以大V、意见领袖为中心的会员收费制;另一种是以草根为主的通过广撒网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商业化。现实中往往后者居多——当粉丝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变现。

抛去兴趣和精神层面的东西,如果一个公众号不能实现商业化它有什么意义。笔者这么讲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比较功利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设想一下,你含辛茹苦地简直着经营了一个公众号,起初只是为了兴趣使然想通过公众号找到一批有相同的价值观的人,一年下来也有了10来万的粉丝,你对该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,但随着微信的阅读量开始持续走低,投入其中的精力越来越大(甚至日益影响你的工作),此时不得不面临抉择:是放弃工作还是放弃公众号。倘若做公众号比上班有趣,而且利益的诱惑比薪水还高,多半会选择做公众号,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可能。

当你踏上了一心一意做公众号的征途,就免不了要考虑商业模式(能找到多家企业的赞助再好不过了)。如果不能在B端实现盈利,就只能考虑C端了。从C端入手就要筛选愿意为内容付费的一千粉丝。

其次,如果爱TA就包养TA

情侣分手时,通常会说出这样的话,TA很好,但我们真的不适合。这话同样适合对所关注的自媒体讲:推送的内容很好,但我无法为这样的内容长期付费。虽然微信的公众号为自媒体人提供了广点通、文章打赏等功能,但这不足以养活一个自媒体。拿公众号的打赏来讲,主要有这几个问题:

大都数读者只是偶尔打赏;打赏的金额普遍不高;即兴型打赏用户太多;越来越纠结于推送的内容。

笔者按10万以上粉丝的公号为例,简单为自媒体人算笔账。按照打开率为10%来讲(现在很多10%都不到),也就1万的阅读量,再加上朋友圈的转发等,大概1~2万。而1~2万的阅读量中,打赏的

有100个人,平均每人每天5块,也就是500块,一个月是1.5万,一年是18万左右。而18万在一家互联网公司,一年的薪水并不算很高。在自媒体里意味着:每天必须出一篇高质量文章,不能中断。如果你是夫妻情侣运营的话,每天能坚持下来,笔者觉得倒不妨一试,如果雇了助理,建议还是不要开始。

以上笔者的转化率是按千分之一来算的,即100位铁杆粉丝一年得为这个公众号付1800块,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会费为1800块,罗辑思维都办不到。所以,笔者得出的一个结论是,要想达到1000铁杆粉丝,有质量的粉丝数不低于100万。这100万对于高质的自媒体人而言,也是屈指可数吧。而一旦到了100万也不叫自媒体了,该叫企业自媒体(完成个人到团体的转变)。

第三,持续性提供高质量内容

众所周知,玩自媒体难就难在持续性地提高高质量的内容。目前自媒体在内容上的困境主要为:

过度依赖于时事热点;缺乏深度型话题的挖掘与分析;内容的同质化过于严重;表现形式单一,除了文本和图片几乎没其它的展现形式。

几天前,新榜发了一个数据称,36.6%的公众账号越努力越没人看,笔者认为原因也不外乎以上几点。高大上的内容被批为不接地气,太庸俗的又被批没节操。今天,公众号的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。微信如果不在内容规则上做一些优化调整的话,朋友圈生态会越来越糟糕。

自媒体的转型之路

在变现之路如此困难之下,必然会导致软文、黑公关满天飞。随着今日头条、各大新闻客户端陆续推出自己的自媒体开放平台后,一场关于自媒体的转型之路迫在眉睫。笔者想到的方法以内容和社群作为连接,以电商作为产品的转型之路。

内容+社群+电商+服务

对于自媒体而言,内容就是桥梁。优质的内容是用户留存的关键,而通过社群可以将粉丝的属性画像描绘的更加精准。目前大都数自媒体都停留在内容和社群的基础之上,以社群入会的形式来变现,除了线上分享就是线下培训,模式非常单一。

内容+社群的捆绑式运作法则,在新媒体电商时代很快就会过时。在付费阅读的启蒙教育还没有普及开来,这条路走下去显然会非常艰难。而很多时候社群就是跟着商业形态的热点走的,一旦热点过了,社群基本也就瓦解了。所以笔者要强调,自媒体要想塑造自己的品牌,不仅要做社群,更重要的是要打磨自己的产品。这个产品姑且将它称之为电商吧。大凡成功的自媒体人都走上这样的道路。

内容虽然是你的,但那太廉价,无法商业化,或一旦商业化就变得很low;社群,如果理念不合,可以随时退出,而且弄不好还会反目成仇;只有产品是自己的,只有产品才能有品牌烙印,才能形成独特的标识。通过产品来服务你的“一千铁杆粉丝”,这才是自媒体最后的归宿。

最后,一段话送给那些有节操有情怀苦逼的草根自媒体人。

不要在意粉丝的多少,有多少人愿意为你买单,愿意无偿为你传播才重要。如果做不了1000铁杆粉丝那就做100吧,如果100做不了,那就做10吧。从0到1很难,但从1到100有时候很容易。

#专栏作家#

褚伟,微信公众号@褚伟(chuwei2016)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,移动电商、微信营销观察者,做过产经记者,后投身移动互联网。热爱研究,关注新媒体,微信电商等领域。希望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。

广告合作:本站广告合作请联系QQ:858582 申请时备注:广告合作(否则不回)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收集,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,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、后门、不妥请联系本站删除!

RTX 5090要首发 性能要翻倍!三星展示GDDR7显存

三星在GTC上展示了专为下一代游戏GPU设计的GDDR7内存。

首次推出的GDDR7内存模块密度为16GB,每个模块容量为2GB。其速度预设为32 Gbps(PAM3),但也可以降至28 Gbps,以提高产量和初始阶段的整体性能和成本效益。

据三星表示,GDDR7内存的能效将提高20%,同时工作电压仅为1.1V,低于标准的1.2V。通过采用更新的封装材料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使得在高速运行时的发热量降低,GDDR7的热阻比GDDR6降低了70%。